什么叫纯艺术?
“纯”在中文里是个很中性的词,它是相对于“杂”来说的。但这个词一旦翻译成了英文就带上了贬义色彩。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西方哲学史和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争论叫做“感性/理性之争”(The Sensation-Intellect Debate)。 这个争论要追溯至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开始。他提出所有的知识都是从感触而来的,因而被称为“感受派”。与之相对的是德国唯理论哲学家莱布尼茨,他认为人的所有知识都是逻辑推导出来的,因而被称作“理性派”。
这两个学派的一个分歧在于对“感性”的认识。对于洛克来讲,感性是直观,来自身体的直接感受;而莱布尼茨则认为感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观,另一部分则是推理。 而“纯艺术”这个词最早就是莱布尼茨用来形容那些通过推理获得的知识,即所谓的“有理性的知识”(intellectual knowledge)。因为这种知识是理性的,需要运用大脑进行思考,所以它也被认为是远离感性存在的。
按照这个定义,只有那些通过推理而非体验获得的知识才是纯艺术。它排除掉了所有源自于个人感知和经验的知识,因此也被称为“理智认识”(intellectual concept)或“观念知识”(ideational knowledge)。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大脑进行分析、归类、整理,从而让人类的认知得到提升。
虽然任何知识的获取都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努力,但是纯艺术的概念还是使得人们倾向于贬低感性和感性认识,而高估推理和理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一提到“纯艺术”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抽象绘画的原因所在了。 因为在人们看来,艺术应该是一种纯艺术,它应该是理性的、是可分析的、可解读的。相反,那些来自个人感知和经验的知识则被看作是卑下的、缺乏深度的、不值得重视的。 这种看待艺术的偏见实际上是很可笑的。
首先,任何知识的发生都离不开理性和感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很多知识是无法获得的;然而如果没有感性的参与,很多知识又会变得空洞和乏味。
其次,所有的知识在被得到证实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而已。只有经过反复的验证和质疑才能最终被确定为真或伪。这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知识都得从怀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