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是几本?

赵红炎赵红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人有些意外,因为根据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显示,香港的15所大学全部都在本科第一批招生(虽然香港大学在内地只招30人,但是学校层次依然归为本科一批);而2018年同样如此。 但是如果追溯到三年前,情况就会不同了。 如2016年高考志愿报考指南中显示,香港的所有高校均为本科第二批A段招生!

当然,这也许是因为2016年是香港大学的建校100周年,因此港大决定在内地扩招的原因(增加40%的招生计划),但是其他的学校为什么不一起扩招呢?所以原因还是比较值得推敲的。 那么再往前追溯,到了201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中,就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了。香港的两所名校——港大和中大,在部分省市居然属于二本招生!!而且名额还不少都有几十个名额。(不过在中大招生的网页上,大学名称的后面有个注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说明这其实是位于深圳的港中深校区,具体详见下述排名)

综上分析,过去三年香港的大学在内地的录取情况可以概括如下表: 那么为什么香港的大学录取分数变化这么大?这又和排名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一探究竟。

先看看2018年到2019年中国大陆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趋势(以QS世界大学排名为准)--上升!再看看2017年和2016年排名的情况,也是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近几年来中国大陆的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我们再来看一眼上面提到的那个表格,把年份和时间范围都缩紧到最近三年的话,可以看到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大学排名越高,该校在内地招生时的分数越低。这是否可以用“生源越来越差”来解释吗?似乎也不能,因为同处于一个时间范围内,其他学校的排名下降得比香港的大学还要多(比如华工从2017年的第44名下降到目前的第52名,中山大学从第46名下降到第56名)……难道说香港的大学比内地的大学要难考?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择校热”。由于中国实行高考分省计划,每个省份的考生都能够顺利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一些省份的高考竞争比例达到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的程度,考生需要考的分数比同学外省的同学高很多才能被录取,这种极端的分数线差异往往造成“高分学生选择冷门专业”或者“低分学生选择热门专业”的不均衡现象。于是乎,为了平衡这些因择校热导致的分数差异,各省市都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调剂,有些甚至把远在天边的学科调剂到省内,导致某些专业的招生人数暴增,例如近两年兴起的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专业。 (以上所有排名均来源于QS官网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subject-rankings/)

涂紫舒涂紫舒优质答主

不区分一本二本,学校层次比一本二本划分更有意义。

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些都仅仅是国内部分省份在录取批次时的提法,在省外或者其他招生批次改革的地区并不适用。所以不存在香港浸会大学是几本这个问题。

国内的高校以综合实力和专业实力来分差距比较明显。像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这些是属于顶尖级别的,基本上所有学科都非常厉害,每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都名列前茅。其次是985工程院校,然后是211工程院校,这两类院校其实统称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是全国排名非常靠前的顶尖、重点高校。然后是双非院校,其中包括一批行业类院校和一批本省、本市的师范类院校,也是一些王牌专业很厉害,整体院校一般。

作为第一方队高校毕业的学生,不管是国内深造读研还是国外留学,亦或是找工作都有很大优势。第二方队和第三方队之间的学生,就业差距其实并不明显。很多省属211和双非院校也是全省最好的两所高校,毕业之后在大城市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不用刻意纠结于一本二本之间的差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