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自己的gpa?
一般学校都会给每个学生一个gpa(grade point averag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均绩点。gpa的计算是我们学生每个学期每门课程的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并相加,然后除以总的学分数。具体的gpa计算规则各个学校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常见的四种gpa算法以及优缺点:
1. 加权平均法
所有科目成绩×科目权重+(a*10+b*3+c*2+d*1)=gpa
a、b、c、d 分别为科目成绩
(a+b+c+d)/4即为加权平均数
优点:所学习的知识更具实用价值,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缺点: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业成绩,易受到学科难度的影响
2. 非加权平均法
所有科目成绩之和/(课程数-2)
优点:结果更客观,能避免新方案实施初期个别成绩作用巨大或者偶然事件对总平均值的影响,较
易被学生、教师、家长、雇主接受
缺点:未考虑成绩与学分的对应关系
3. 多因素加权平均法
优点: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缺点:影响因素多,计算起来繁琐,不够直观
4. 常规gpa计算法
所有课程成绩/课程学分总和
gpa的算法不同,获得的毕业荣誉、奖学金的评定、研究生申请的GPA计算也有所不同。不管是哪种计算gpa的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校。所以,学生应该在入学的时候就弄清楚学校gpa的计算方法,才不会在努力之后,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