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学院录取几人?
今年录取了9个中国学生,分别来自5所高中,其中3个是女同学 1个是北大附的 2个是人大附的(分别是国际部的和本部理科试验班的) 4个是外校的,分别来自实验中学、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四中 去年也录了9个,也是来自5所高中,其中6个是男同学,3个是女同学 2018年也录取了7个中国学生,分别来自5所高中。
今年的申请季似乎更为激烈一些,有14所国际高中的学生申请,往年大多是10所左右。 被录的9个孩子里有8个都是“清北”级别的学校,只有一个是外校的,可见其竞争激烈程度。 今年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招生数量仍然维持在历史最高的水平,比去年增加了两个名额,但是比2017年却减少了2个名额;
从明年开始,美国各大名校将执行新的申请政策——即学生们需要递交新的申请体系“综合申请表”(Common Application),每个申请系统会有唯一的ID号,这个ID号会通用于所有的私立大学的申请之中。这意味着过往那种各大学自定标准、各自评判的申请制度将被取代,所有申请的学生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递送。 那么,在现有的申请体系下,哈佛大学在中国地区会考虑多少名学生呢? 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通常是在50个上下。
如果以50个申请人计算,将会有一两所中学能够独占哈佛青睐,而其余的学校则会纷纷败兴而归。 而一旦新申请系统实行后,按照之前各大学自行设定标准的做法,中国的学生或许还能以量取胜,每个学校都争取一个名额。 但新的申请系统将彻底改变中国学生在美国申请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因为美国大学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单独给学生发录取通知书,而是会将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名单放在一个网站上公示,使得学生和家长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学校之间的竞争信息。
在这个网站上,所有学生的学术能力、标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以及文书等材料都会以数据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就像买汽车或者房子一样,学生可以在里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之后,再决定是否要接受学校的offer。 这显然对中国学生是不利的。中国学生在美本申请中历来以文书见长,而文书又是“软性指标”,难以量化比较。现在各个大学自行设定的标准虽然看似灵活,实则暗含玄机,中国学生无论再怎么努力,在那些“隐形的门槛”面前总是无功而返。 新申请的系统虽然有很多弊端,但至少在程序上保证了公平与公证,各大学不再享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也就意味着中国学生将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硬实力(GPA成绩、标化考试分数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