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几所大学介绍?

南妮露南妮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2018年去的港中文,本科是中山大学翻译系,高考之后因为喜欢香港这个城市以及当地独特的英语文化氛围所以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专业(本硕连读)。 港中大在珠海校区和香港两个校区都有开设,我是在珠海校区读的语言班,当时一共10几个人一个班级,都是托福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才有资格申请语言班,不过读完语言班之后的考试还是要看个人的英语水平,有雅思成绩的会直接考口语和听力,没有雅思成绩的会考笔试加口语,难度都比较大。

大一的英文课还会有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老师很负责会经常给分还时不时来督促你的学习情况,但是到了大二就会轻松很多,因为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几个特殊的课程其他都是全英授课的,并且老师会鼓励我们用英文来上课回答问题,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这方面不要担心。

专业方面中英笔译和中英口译两个专业都是很好的选择,我选择的是中英笔译是因为对口译不太感兴趣,而且觉得笔译相对容易一些,其实不然,笔译的课程难度也很大,内容也很深入,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至于中英口笔译的入学要求是不同的,中翻英的入学要求较高,英翻中的要求则没那么高。一般对雅思成绩的要求是中翻英7+,英翻中6.5左右。

学校的设施各方面都很齐全,运动场上体育器材都很完备,学校内也有健身房,图书馆很大书籍丰富,学习氛围也不错。

学费的话根据修读的年头不同而有所区别,大概费用是在13万人民币/每年,生活费住宿费这些大概在十万左右,总体花费比国内读研要高一些。不过香港政府有规定,持有有效学生签证的留学生每星期可以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打工。

毕业后可以在香港找工作,如果条件合适可以留下来,不过现在香港毕业生留港就业的概率很低,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回内地发展。

公羊瑞辰公羊瑞辰优质答主

中文大学:

中文大学为香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资建立的大学,于1963年正式注册成立,倡办者为钱穆、林语堂及校监孔宪武(孔祥熙之子)等,校董会主席为蒋硕杰,大学成立时已获得美国及英国大学的承认。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而成。大学原址为九龙尖沙咀海陆大厦,后于1966年迁移至沙田九桠郊野公园内现时的校址,校园面积达134公顷(即约1.34平方公里),可容纳约一万名学生,校园设计由现代主义建筑师凯里·侯克(Carrere & Hastings 的成员之一)及前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冯永棠主理。

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为‘博文约礼’,取自《论语‧雍也篇》内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大学徽号外围是取自中国古代甲骨文中"中"字的变形,徽号中间由两个太极阴阳鱼的图案组成,黑白二色分别代表崇基学院及新亚书院,两种文化融和而成中文大学;太极图案亦象征生生不息,发展无穷。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原为华人首位太空人,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永志,现任校长刘遵义,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美国三一大学博士。

理工大 学:

理大前身为于1937年成立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于1972年,学院改制为香港理工学院,提供大学程度课程。学院的课程于1978年获得英国认可大学颁予的学位及专业资格。1994年,学院正式升格为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校监为特区内政局长林焕光,校长为前教育署署长潘宗光,现任副校长为蔡俊权。现任校董会成员包括罗仲荣、黄永光、陈卓禧、刘鸣炜、梁永雄、李卓敏等。行政总裁为刘信信。

浸会大学 :

浸会大学前身是1956年创立的香港浸信会师范学院及1967年创建的香港浸信会神学院。两校于1971年合并成香港浸会学院,1972年起开始提供大学程度教育课程。1982年,学院获政府授予颁发学位权力。1995年,学院正式升格为浸会大学。

浸大校监为教育统筹局局长孙明扬,校长为饶宗颐,现正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协商开展双联课程。现任副校长为郑永建、叶细思及黄友嘉,其中叶负责研究工作,黄负责教育后勤及学生事务。 人文社会科学院荣誉院长为金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