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多少中国移民?

叶旭祯叶旭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2年至1976年间,大约有5000名中国人移居乌干达,在基特古鲁(Kiteguru)开设农场,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和花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又有约3000名中国公民移民乌干达,多从事养殖和种植业。他们大多是广东人,也有福建人。

目前,居住在乌干达的华人约有4000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第二代华裔。大多数人会说英语,也会说华语。 大部分祖籍是广东省的华南人,他们大多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来到乌干达,最初在基特古鲁开荒拓地,之后逐渐向中部的卢库图(Lukuta) 和西部的穆拉(Mura)迁移。他们在那里建立农场、种植水稻和小麦,并饲养家畜。如今,大多数华人的后代都留在当地并融入非洲社会,只有少部分仍然保持华人身份。

位于基特古鲁的“唐人街”已不复存在,但这座城市有华人开的超市、面包坊、洗衣店和餐馆,还有舞馆和茶馆。这些企业多为家族所有并雇用黑人员工管理。 位于马凯雷莱(Makarere)大学内的孔子学院设有中文课堂,教授汉语和儒家经典,学员包括非洲各国留学生和当地民众。该学院每年举办两次传统春节庆祝活动,吸引数以千计观众参观。

楚妍梅楚妍梅优质答主

乌干达华人华侨主要有两种,其中以“闽帮”为主。这批华人华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抵达乌干达,并逐渐发展壮大,多在商贸、餐饮领域从业,主要生活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及中部商贸区穆科诺市,总数约在4000人左右。闽帮华人华侨生活圈子相对封闭,拥有自己的穆斯林清真寺和福建同乡会,同乡会主要负责办理闽帮华侨华人签证、护照、驾照年审、解决华人之间纠纷、组织华人公益活动(为当地人免费发放药品、组织华人献血等)。

乌干达华人华侨的另一部分主要为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技术人员、工程承包人员和政府援助项目组成员,主要从事水电、公路、通讯、农业、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及工程施工,这部分华人华侨总数在500人左右。中国企业和政府在乌干达的工程项目,一般都会聘用当地劳工和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乌华人华侨与当地民众,政府工作人员接触相当频繁,双方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也积累了比较深厚的友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