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么获诺贝尔奖?
1984年,东京帝国大学(现命名:东京大学)的教授下村修,发现了一种可以彻底杀灭癌症细胞的抗体——单克隆抗体。 这种抗体的发现,为日后开发出肿瘤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 上村祐介因此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第一位荣获该奖项的日本国籍科学家。 上村祐介1936年出生于日本佐贺县,是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博士,现为该大学教授。他之所以会被授予此奖项,是因为他在1975年至1987年间发现了细胞受体以及其信号系统在肿瘤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1980年代初期,上村和他的研究团队在研究白血病时,偶然发现一种细胞因子(cytokine)可刺激淋巴球增殖并具有抗癌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细胞因子是一种称为白细胞介素-6 (IL-6)的多肽激素。他们同时发现,另一种细胞因子,叫做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抑制IL-6的抗白血病活性。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称为可溶性白介素-6蛋白(sIL-6),并且证明它具有与IL-6相同的抗原性,但并不属于白细胞介素的家族。 随后,上村和同事在1984年发现,有一种单核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能够结合IL-6和sIL-6。这种分子带有两个胰岛素样结构域,因此被命名为IL-6型免疫球蛋白(IL-6I)。
他们指出,这种分子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器官损伤修复及恶性肿瘤的发生。他们还表明这种蛋白质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对神经组织产生影响。 除了阐明这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外,上村及其团队还研究了这些分子在动物模型中的生物学效应。例如,他们证明小鼠体内注射L-6能够显著延长移植性乳腺癌、肺癌和小鼠肝瘤的生长。 他们发现给予患有自发性甲状腺炎的小鼠注射 IL-6,能够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并延缓发病时间。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分子对于人体内肿瘤发生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许多公司正在研发针对这些分子的小分子抑制剂,希望有朝一日能用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