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以前是哪个国家的?
新加坡这个国家,在18世纪中叶之前并不存在,它是由一群渔民建立起来的。 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加坡,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在1296年的宋朝文献里(《诸蕃志》),当时被称之为狮城(Sibu或Singapura),据说是因为当地有一座寺庙的屋檐上住着两只狮子。当然,这座寺庙应该与如今的新加坡国立博物馆一样,属于遗址了。
在之后的明朝嘉靖年间(1542—1566年)的史料中,新加坡又被称作为新山或者赤道城。由于地处热带,一年中温差不大、日夜几乎一样长,因此赤道城的称谓确实很贴切。 但狮城还是比赤道城好听点吧……
总之,在15世纪之前,这块地方隶属于马来西亚的柔佛王国。后来,荷兰人来了,将这里命名为“Hollandia”。而英国人到来之后,因为这里盛产丁香,于是将其改名为“Singapore”,即丁香的岛屿之意。
有趣的是,直到19世纪初叶,新加坡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形态,而处于马来半岛南部各个邦国相互争夺的地位。英国人在1819年来到的时候,发现当地最有实力的邦国叫做文莱,于是便将它并入自己的殖民地版图,建立了“马来亚联邦”。
不过,虽然英国人以非常不客气的方式介入了当地的政局,但是他们的殖民手段还是相对温和的。除了将新加坡打造成为英国在东印度洋地区的军港和贸易中心之外,并没有在新加坡实施什么经济项目。
正因为如此,在新加坡独立前,英属马来亚的公民享有比其他英属殖民地更高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可以选举产生自己的立法议会。